close

孔子說的「仁」,多年以後,我才恍然大悟他指的是「果實」;是外表堅硬,但內心柔軟的力量
這不是一個好的時代,可是不好的時代缺乏的恰巧不是生氣與責怪,「仁」的意思,是逆來順受的開花,是堅韌的夢想,是柔軟的包容之心,是在堅持的背後,保留住這麼一點彈性......
以柔克剛,老子與孔子相視而笑,青春不是衝撞後的思考,而是思考後的反省,就算是衝撞,也是為了反省而準備的,所有人都需要一點諒解。

 

我們想去談的事情是,一個國家,要是它想要興盛,在歷史的流變當中它不可免俗地必須經過一個凝聚力量並集中資源的發展過程,那麼這個過程要怎麼樣被牽制與制約,讓它不至於演變成一個極端的統治社會,這是必須要經過思考的。

 

很老實地去承認,國家或黨派不可能非常游刃有餘的去兼顧到產業結構的各個方面,在國家發展的過程當中必然會需要「重點突破」,那麼這種重點突破的盲點在於,它讓資源的集中與揮霍變得十分的方便,讓領導人有空間去運用權力加以貪瀆、加以排斥異己、加以整肅、加以統一全國的思想。

 

很多人會去質疑儒家的思想,去質疑保守主義的存在,當然這種質疑是有理由的,但是,一扇門可以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的推陳出新、不斷的增加質量、不斷地製造由科技引起的話題空間,不過「門鎖」還是不可缺少。道德,經過這麼多年的社會變遷,看盡了這麼多滄桑,我們還是要承認,它畢竟是鎖上權力者的慾望的最後工具。

 

儒家思想的寶貴不在於他們的執行手段,而在於這種價值體系所產生的社會價值凝聚,當社會的中間力量,這些「士大夫」階層因為受到了薰陶、受到了教化,在最關鍵的時刻能夠勇敢的橫擋在掌權者面前,暴喝一聲:「不!」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儒家替千百年來的普通人民百姓不知擋下了多少「暴政」;也許儒家系統有它的天生缺陷,但是它可以經過不同的價值系統而轉化,而社會系統卻不能沒有類似儒家的價值觀,儒家作為一種權力者的牢籠,它的建造是成功的,所以儒家需要存在在我們的生活環境當中。

當然,儒家只是人類已知歷史當中,和其他的眾多思想一樣閃爍的「某種人類寶貴資產」,它並不一定會是人類社會當中最好的解決方案,也許在未來人類可以運用智慧再去創造一套更完美的價值系統;而威權統治,它在不同的時空與環境背景之下,它可能會有存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而執政者也或許會有我們無從知曉的苦衷,

但是,最後我們要去理解的事情是,無論是威權統治、還是儒家的安國興邦,凡事需要有一個「度」,而不是以無限上綱為最終指標。

我們人類尚且生活在地球南北極之間的地帶,何況其他世間萬物呢?威權也好、儒家也罷,站在歷史的抉擇口面前,我們,只能夠用很謙虛的態度,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反省。

在禪學的世界裡,萬物都可以以自己的形態出現,誰能夠否定誰的存在呢?跳脫,其實只是再換一種角度看問題,並不會因為換了一種角度,原本的角度就不好,儒學有它自己的精隨所在,但是,也許是因為時空背景的轉換、因為主客觀因素的改變,儒家的思考邏輯遭受到了非議,不過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觀點與立場,而重點在於,我們想要從中提煉出什麼,是可以讓自己受用的事物,這是重要的。

arrow
arrow

    楚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